厂房设备材料
联系我们
一种点胶阀的制作方法
浏览数: 1发布时间: 2025-02-10 09:14:42作者:厂房设备材料
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工业的发展,而工业则需要工业产品的支撑才得以迅速发展。通常,每个企业都是专注于生产一种或者几种相似的工业产品,由别的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而进行购买的。因此,工业产品在产出以后,一般都需要封装后运送至需要其的企业中。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工业产品在运送过程中不可能会出现损坏,封装的过程需要把工业产品用缓冲性较好的材料包裹好以后,再通过点胶的方式保证材料连接在一起,不会脱离工业产品。
而点胶一般是通过点胶阀实现的。目前市面上的点胶阀大多由电磁阀控制活塞运动来控制胶体的流通,这种方法有着以下缺点:电磁阀控制流体的流量,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导致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存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点胶阀,在保证能够顺利控制点胶启停的前提下,简化了挡料机构,以此来降低了点胶阀的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点胶阀,包括胶罐、流体组件、基座和气压挡料机构,所述流体组件装设于所述基座;所述流体组件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气压挡料机构包括旋转气缸以及连接于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之间;所述第一组件、所述第二组件均设有流道,所述旋转轴对应所述流道设有导通道;所述胶罐连接于所述第一组件。
其中,所述点胶阀还包括马达供料机构,所述马达供料机构包括驱动马达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马达的控流杆,所述控流杆插接于所述第一组件的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点胶阀还包括马达座,所述马达座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马达设置于所述马达座的内部。
其中,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气缸与所述旋转轴的连接处包裹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头分别抵接于所述旋转气缸与所述旋转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气缸带动旋转轴旋转,来控制点胶的启停。当需要点胶时,旋转气缸带动旋转轴旋转直至导通道与流道连通,胶体能够顺利通过导通道由第一流体部件流至第二流体部件,并从第二流体部件流出;当需要停止点胶时,旋转气缸旋转使得导通道脱离流道,胶体流至旋转轴时因被旋转轴堵住而无法继续向下流动。本实用新型使用了更简单的旋转气缸加旋转轴的结构来控制点胶的启停,以此来降低了点胶阀的制作成本。
附图标记:1—胶罐,2—流体组件,3—基座,4—气压挡料机构,5—马达供料机构,6—马达座,21—第一组件,22—第二组件,23—流道,41—旋转气缸,42—旋转轴,43—弹簧,421—导通道,51—驱动马达,52—控流杆,61—固定夹。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点胶阀,包括胶罐1、流体组件2、基座3和气压挡料机构4所述流体组件2装设于所述基座3;所述流体组件2包括第一组件21和第二组件22,所述气压挡料机构4包括旋转气缸41以及连接于所述旋转气缸41的旋转轴42;所述旋转轴42设置于所述第一组件21和所述第二组件22之间;所述第一组件21、所述第二组件22均设有流道23,所述旋转轴42对应所述流道23设有导通道421;所述胶罐1连接于所述第一组件21。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气缸41带动旋转轴42旋转,来控制点胶的启停。当需要点胶时,旋转气缸41带动旋转轴42旋转直至导通道421与流道23连通,胶体能够顺利通过导通道421由第一流体部件流至第二流体部件,并从第二流体部件流出;当需要停止点胶时,旋转气缸41旋转使得导通道421避开流道23,胶体流至旋转轴42时因被旋转轴42堵住流道23而无法继续向下流动。相比于目前常见的电磁阀控制点胶启停的点胶阀,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结构更简单的旋转气缸41加旋转轴42作为挡料机构,从而使得在保证了能够控制点胶启停的前提下,降低了点胶阀的制造成本。除此以外,由于旋转气缸41工作时发出的声音比电磁阀小得多,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产生的声音不会成为噪音污染,进而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其中,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马达供料机构5,所述马达供料机构5包括驱动马达51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马达51的控流杆52,所述控流杆52插接于所述第一组件21的流道23。当需要减少胶体的流量时,启动并控制驱动马达51正转,带动控流杆52插入第一组件21中,由此减少了第一组件21的流道23的容积,达到了控制胶体流量的效果;当需要增大胶体的流量时,控制驱动马达51反转,带动控流杆52退出第一组件21的流道23,从而增大了第一组件21的流道23的容积,进而时单位时间内流入流道23的胶体增多,增大了胶体的流量。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马达51控制控流杆52插入第一组件21的长度,来控制第一组件21的容积,进而控制了胶体的流量;同时,由于驱动马达51每转动一圈,控流杆52移动的距离是一样的,因此使用者可根据驱动马达51转动的圈数来精确控制控流杆52插入第一组件21的长度,从而精确控制胶体的流量,使得点胶效果达到最好;同时,优选的,控流杆52的长度大于流体组件2的流道23与旋转轴42的导通道421的长度之和,用以让本实用新型具有气压挡料机构4或者马达供料机构5两种控制点胶启停的方式:当旋转气缸41出故障时,本实用新型也可通过马达供料机构5来控制电胶的启停。通过两种控制点胶启停的方式,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并减少了本实用新型的维护次数。
优选的,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控流杆52为螺杆。由于胶体的易凝固特性,使用螺杆作为控流杆52,除了能通过插入的深度控制胶体的流量以外,还可以在再次进行点胶时,通过螺杆把凝固在流道23或导通道421中的胶体轻松地搅烂,从而防止流道23和导通道421的堵塞,避免了再次进行点胶前清理凝固的胶体的步骤,提高了点胶的效率,并降低了清理的成本。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点胶阀还包括马达座6,所述马达座6连接于所述基座3,所述驱动马达51设置于所述马达座6的内部。通过在驱动马达51的外围设有马达座6,既能够大大减少驱动马达51工作时发出的噪音,又能够尽可能的防止驱动马达51受到外界的水分、灰尘等的干扰而影响了工作寿命,来提升了驱动马达51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减少了维护所需的成本。
更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马达座6的外侧装设有固定夹61,所述胶罐1连接于所述固定夹61。把胶罐1穿过固定夹61后再插接于第一组件21,保证了胶罐1在插接于第一组件21时不会晃动,来提升了点胶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避免了因胶罐1不稳而掉落所造成的意外。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气压挡料机构4设置于所述基座3的内部,使得旋转气缸41在一个安全、密闭的空间内工作,从而避免外界的因素而使得旋转气缸41在非人工操作的情况下发生转动,保证了旋转气缸41控至点胶启停的可靠性。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旋转气缸41与所述旋转轴42的连接处包裹有弹簧43,所述弹簧43的两头分别抵接于所述旋转气缸41与所述旋转轴42。弹簧43的设定,用于抵消旋转气缸41旋转时可能的前后移动,来保证导通道421能够与流道23完全连通,进而确保胶体的流通的顺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